团学活动

察情明心,与己言和 ——后勤集团职工子女公益小课堂第八期顺利举行

时间:2025年04月14日

来源:

浏览:


厦门大学文史哲三院系合办的后勤集团职工子女公益小课堂第八期活动于4月12日如期举行,厦门大学哲学系青年志愿者协会主要负责了此次的组织工作。于淼、姚艾佳等青年志愿者为学员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小课堂——情绪小课堂。何为情绪?我们如何看待情绪?通过情景模拟和趣味游戏,志愿者引导小朋友们关注独特的内在体验,接纳自身的情绪,与潜在的自我和睦相处。


项目介绍

后勤集团职工子女公益小课堂是厦门大学哲学系青年志愿者协会、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青年志愿者协会、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共同组织开展的公益项目,旨在通过过多种创新课堂形式为厦大后勤集团职工子女提供公益教育服务。


活动内容

今天上午的课程题为《如果情绪会说话》,内容层层递进,寓教于乐,引人深思。志愿者巧妙地以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作为开场,并通过巧妙的情景模拟——“情绪过山车”,加深了小朋友们对情绪的理解,引导小朋友们走进情绪的奇妙世界。

为了让情绪“动”起来,志愿者设计了一个充满欢笑与挑战的互动游戏——“情绪魔盒。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会辨认和表达情绪课堂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渐深入随后,志愿者引入了著名的冰山理论”:冰山之上是我们看得见的情绪,冰山之下则藏着更深层的想法需求。为了加深理解,志愿者还讲述了两个生动例子:诸葛亮三气周瑜,呈现了压抑情绪、未能正确处理情绪的负面影响;哪吒怒烧陈塘村,一方面展示了情绪失控可能带来的破坏,另一方面,则启发孩子们情绪也可以转化成为力量。借助这些故事,小朋友们认识到,情绪并无好坏,重要的是聆听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与情绪和睦相处最后,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一起朗诵了海灵格的诗歌——《我允许》,课堂在孩子们稚嫩的童声中走向了尾声。

(志愿者绘声绘色地演绎“情绪过山车”)

(志愿者带领同学们玩“情绪魔盒”互动游戏)



志愿感言

于淼(主讲志愿者):

今天,我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心理学小课堂:如果情绪会说话》,这堂课让我和同学们都走入了心灵的奇妙之旅。

我通过视频展示、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同学们介绍基本情绪,情绪就如同海上的冰川,表露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情绪之下的潜在需求也是我们需要正确认识的。

我设计盲盒游戏,让同学们两两组队你画我猜,描述猜测关于情绪的成语。我还通过情景模拟,让孩子们体验不同的情绪。当我模拟考试没考好的场景时,有的孩子低下头,脸上露出失落和沮丧的表情;而当我模拟获得老师表扬时,孩子们又立刻欢呼雀跃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情绪的变化,也明白了情绪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心情。

我用给喷火小哪吒降温的方式,告诉同学们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同学们也提出了如何缓解负面情绪的方法,给自己讲笑话、玩游戏等,互相都带来了很多启发。

这堂课也让我意识到,同学们对心理学的认知虽然有限,但他们对探索自己内心世界有着强烈的渴望。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交流和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姚艾佳(助教志愿者):

作为哲学系研究生,参与儿童哲学课的助教工作,让我在稚嫩的对话中重新理解了哲学的澄明。于淼学姐用生动活泼的课堂为小朋友们展现了“人的情绪”的变化与哲学,这场教学相长的旅程,让我感受到哲学最本真的样态——它从来不是艰涩的术语,而是人类理解世界的本能。在课堂上,小朋友们或许会有一些调皮的举动,但是在大姐姐们的监督下仍然会努力完成好课堂,在和于淼学姐的互动中也充满了趣味。


结语

我允许 每一种情绪的发生

任其发展 任其穿过

因为我知道

情绪只是身体上的觉受

本无好坏





文/邱荟凝

图/姚艾佳


上一篇: 哲海引航|技能充电,成长加速——哲学系举办宣传通用技能培训 下一篇: 哲海引航|深耕基层,筑梦青春 —— 文史哲影联合举办基层就业分享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