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

哲学系社会服务简介

时间:2025年07月29日

来源:

浏览:

一、工作概况

1.建系历史悠久,学科积淀深厚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是国家985”“211”和“双一流”建设高校。习近平总书记曾称赞厦门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大学,百年来,学校秉持陈嘉庚先生的立校志向,形成了“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打造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

厦门大学哲学系始建于1922年,张颐、朱谦之、邓以蛰等名家曾在此任教。历经两次调整后,1976年哲学系复办并恢复招生2000年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批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哲学系建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宗教学、伦理学、逻辑学和科学技术哲学等二级学科,其中规范论、朱子学和知识论等研究方向已形成学术品牌。建设有福建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哲学与当代社会研究中心”和“马克思主义的规范与认知理论研究中心”,是中国知识论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等专业学术团体的挂靠单位。2020年入选福建省一流本科专业以及全国首批哲学专业“强基计划”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厦门大学哲学系现有在职专任教师39人(教授17人、副教授13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77%,多位教师担任全国性或省级学术团体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等职务,近80%教师有海外知名高校留学或访学经历。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南强青年拔尖人才A5,南强青年拔类人才B1,南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培育人选2人。

2.培训经验丰富,办学设施齐全

厦门大学哲学系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高校做好社会服务的号召,十分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依托深厚的哲学学科积淀与优质师资力量,聚焦新时代干部理论素养提升与实践能力培养,打造一系列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培训项目。在干部培训领域,哲学系组建了由资深教授、学科带头人及实务专家构成的培训团队,围绕党的创新理论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与时代化中国化、团队建设与领导力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社会治理哲学等核心主题,开发了模块化课程体系,涵盖专题讲座、案例研讨、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累计承办各类干部培训班百余期,培训经验丰富,得到参训单位的广泛认可。

 

办学设施方面,配有专用教室,规格多样,可容纳50-120人不等。教室中配备高清投影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环境静谧整洁,兼具学术氛围与舒适体验,为高质量开展干部培训提供了坚实的场地保障,同时依托学校完善的后勤服务体系,可满足培训期间的食宿、会务等配套需求,确保培训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厦门大学哲学系拥有一支专业化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团队,根据政府组织或企业的特定培训需求,量身定做培训方案。在师资方面,可聘请厦门大学及校外各学科、各行业领域学者专家及行业名家授课,为全国党政干部和企业管理人才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

二、培训特色

1.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根据中共中央印发《2023-202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厦门大学哲学系的社会服务工作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在课程设置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总结干部教育培训实践的新经验新成果,进一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基固本,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2.尊重个性  定制课程

满足学员个性化需求,结合学员实际情况定制、开发新的课程体系,为学员提供具有实效性、针对性、全方位的培训方案。

3.师资雄厚  专业过硬

整合厦门大学师资力量,同时聘请国内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政府高管、商界领袖、领域专家骨干等专业人士现场授课,致力于提供顶尖师资力量,组建一流的继续教育师资队伍。

4.形式灵活  学风严谨

注重培训实效,紧密结合学员需求,采用体验式教学、访谈式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红色拓展、专题教学、精品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模式。

5.管理规范  服务周到

流程化的管理服务彰显专业,创新型的班级建设凸显特色。参加培训的学员将统一管理,根据达成后的方案完成课程任务,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培训期间,本单位将提供周到、完善、全方位的服务,确保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6.平台广阔  发展多元

学员通过培训能够增强沟通与交流,促进彼此间的了解与学习,建立学员之间、企业机关之间、企业机关与政府之间、企业机关与高校之间、企业机关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从而搭建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互利多赢的学习平台。

7.环境优美  底蕴深厚

厦门大学依山傍海,风光旖旎,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一脉相承,传承“一主四从”“中西合璧”(穿西装戴斗笠)的嘉庚建筑风格,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厦大的美不仅在于外在的风景和建筑,更有丰富的学术文化氛围。在思明校区,我们有校史馆、人类博物馆、革命史展览馆、中国近现代文学展览馆、生物博物馆、海洋博物馆等,覆盖了历史、文学、生物、海洋多个领域,是我们课程教学的有力支撑。在此优美的环境中学习更利于知识的吸收和素质的提升,学员可切身近距离感受“南方之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在精神力量。

8.考核专业  认证权威

学员完成课程学习后,由厦门大学颁发结业证书。

三、可承办培训类型

1.党政类

2.教育类

3.公检法司类


4.社会团体

5.企业类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罗老师

联系电话:0592-2182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