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哲学系党委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师生在南光楼、联兴楼和庄汉水楼的6个分会场集体收看直播,共同纪念抗战伟大胜利。装备先进的机群、首次亮相的战略重器所展示的强国力量,让矢志学习、报效国家的蓬勃热情在每个人心中激荡。直播结束后,师生们热血沸腾,思绪万千,纷纷畅谈阅兵仪式带来的震撼感受。





习近平总书记在阅兵式上的讲话高屋建瓴,深刻阐明了此次阅兵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回望过去,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曾肆虐我中华大地,给整个民族带来了巨大伤害。通过阅兵这样庄严的仪式,将抗战精神熔铸为民族的共同记忆,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环顾全球,霸权主义的阴霾与强权政治的暗流,仍在时时侵扰人类的和平与安宁。此次阅兵,我们展示的不仅是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更是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能力、有决心捍卫国家核心利益与民族尊严,也愿与世界人民一道,共同守护人类和平的璀璨灯火。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知和平之可贵,时代之重托。我定将此心化为动力,于三尺讲台之上,辛勤耕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全部心血与智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副教授 韦庭学
阅兵不仅仅是一场盛大的纪念仪式,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和洗礼,让我们得以深切感受历史与现实的紧密交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80年前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黑暗却又无比光辉的一页。无数英勇无畏的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正义与和平。站在当下,我们绝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忘记那些为和平英勇献身的英雄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捍卫和平,用智慧和勇气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 牛博文
阅兵式上,新型战机划破长空,地面重器巍然前行,它们不再是为了应对“零和博弈”,而是守护和平与发展、捍卫中华民族文明成果的坚实盾牌。抗战精神穿越时空,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迸发出磅礴动能。观看阅兵后,我很庆幸自己生在这盛世,同时也更加真切地理解“有国才有家”这一句话,国家的强大是小家的护卫盾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 袁晓敏
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精神历久弥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历史与未来在阅兵场上交汇。战机列阵掠过苍穹,新型装备驶过天安门,让我们看到了强国科技与先辈精神的交相辉映。我们要进一步传承抗战精神,将报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在科学研究、社会实践中勇挑重担,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宗教学专业博士生 王胜珂
阅兵仪式,是今日之中国与昔日之中国跨越历史长河的呼应,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铭记“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的历史训诫,它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真理,永远闪耀在人类文明的星空。天安门城楼上“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标语依然鲜艳。这大概就是中华民族最浪漫的地方——我们经历过最黑的夜,却愿意成为最亮的光。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 李张欣
阅兵仪式中,“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贯穿始终,仿佛将我带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十四载浴血抗战,无数先烈以生命换来胜利。这段沉甸甸的历史,绝非书本上的冰冷文字,而是与每个国人血脉相连的民族记忆,在每一帧致敬画面与记忆回眸中熠熠生辉。我深刻明白,如今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先烈们用牺牲筑牢的根基,这份恩情,我们永远不能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 晋婧阳
今天的阅兵式,是一场视觉的震撼,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当徒步方队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广场,每一步都踏在时代的鼓点上;当先进装备组成的钢铁洪流缓缓驶过,每一件都彰显着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尤其看到致敬先烈的环节,我深刻感受到今日的和平与强盛,是无数先辈用热血铸就的,来之不易。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不能只做辉煌成就的见证者,更应成为民族复兴的参与者。我们当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扎实的学识,回应这个伟大的时代。爱国从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实际行动。未来,我们需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与生活,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用青春的汗水浇灌梦想,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让青春在强国建设的征程中绽放光彩。
——逻辑学专业硕士生 赵虹虹
阅兵仪式中,我看到了一排排先进的武器和庄严肃穆的军队方阵,这些无一不昭示着我国军事力量现代化的卓越成果,表明了我们中华民族已然有能力抵御外敌的侵犯,也能够做到有底气有能力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属于中国的荡气回肠的声音!通过收看这次阅兵,我见证的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势不可挡,更是人类文明终将胜利的磅礴力量!
——哲学系本科生、第一期“马中班”学员 何佳琪
观看完阅兵式后,“以战止戈”四个字给了我很大震撼。中国始终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但最后放飞的和平鸽已然彰示,今日阅兵不是为了炫耀武力,而是为了守护和平。在高考前夕备考警校的我,曾经想象自己也能站着挺拔的军姿,走出徒步方队整齐划一的步伐。这场阅兵于我而言是一份催人奋进的动员令,即使今日没有如愿在警校学习,但这跨越时空的爱国教育我将始终铭记:唯有自强不息,方能不负先烈。新征程上,不断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传承英雄之志、砥砺民族气节,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我们就一定能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哲学系本科生、第二期“马中班”学员 童嘉烨
通过收看阅兵仪式,哲学系师生深刻体会到“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和平、开创未来”的深层含义,纷纷表示要将对抗战先烈的缅怀、对和平的珍视,转化为深耕学术、锤炼品格的动力,以青年之智、青年之行,传承红色基因,为国家与人类和平事业贡献哲学人的智慧与力量。
文字及素材整理:晋婧阳
图:刘小蝶 易佳琪 谢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