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新文科时代对大学生的哲学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哲学专业论文写作恰似一座桥梁,将无形的思想探索转化为可传递的文字。它并非封闭的独白,而是面向人类共同问题的对话,让哲学真正成为“爱智慧”的普遍实践。为助力福建省高校哲学专业水平提升与教学改革发展,福建省教育厅拟于2025年举办福建省高校哲学专业论文写作大赛。
一、活动主题
福建省高校哲学专业论文写作大赛
二、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福建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厦门大学
协办单位:厦门大学哲学系
厦门大学教务处
三、活动信息
活动时间:2025年10月-12月
活动对象:福建省各高校哲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四、活动规程及须知
(一)赛事流程
本次赛事分为初赛、决赛以及赛后沙龙三个环节,具体流程如下:
1.初赛:参赛人员通过线上平台完成报名并提交论文。赛务组进行格式审查、查重与匿名化,并根据论文主题将合格待审论文提交给专家组。专家组将对论文进行匿名评审,根据评审结果确定入围决赛的名单。入围选手在收到初赛评审意见后,可根据修改意见对论文进行适当修改,并提交修改后的论文参加决赛终评。
2.决赛:决赛入围选手需要写作修改说明,对于修改过程进行陈述,专家组将对于终稿再次进行匿名评分。组委会将根据初赛得分、决赛得分等情况,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3.赛后沙龙:决赛结束后,将举办颁奖仪式暨“福建省高校‘学哲学、用哲学’学术沙龙”。在沙龙中,赛务组将邀请哲学名家开展哲学主题讲座,同时安排评审专家代表与若干名获奖学生代表发言,回顾总结活动内容。
(二)时间安排
2025年10月10日:开放报名与投稿通道(投稿方式在QQ群内发布)
2025年10月30日:初稿提交截止
2025年11月07日:反馈评审意见并公布入围名单
2025年11月15-25日:开放论文终稿与修改说明提交通道
2025年11月30日:确定并公布最终获奖名单
2025年12月10日:举行颁奖典礼暨“福建省高校‘学哲学、用哲学’学术沙龙”
(三)参赛要求
1. 参赛者需以个人名义参赛,不接受合作论文,要求一人一稿,不得重复投稿。
2. 论文选题不限,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拓宽研究视野。
3.论文需为参赛者本人原创,不得抄袭或剽窃他人成果,不得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生成论文。每篇论文重复率不高于15%,人工智能生成率不高于30%(指标检测数据均以中国知网(CNKI)的检测结果为准)。如有违反,将取消参赛资格,情节严重者将追究相应责任。
4. 论文格式需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排版,正文字数要求为12000字(不含参考文献),允许浮动10%。
5. 参赛论文可配备1-2名指导教师,可标明1门对应课程(指导教师与对应课程非必填环节)。指导教师应对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论证过程等提供指导和建议。对应课程是该论文的主题或内容的基本背景来源。
(四)奖励制度
(一)按照初赛成绩40%、决赛成绩60%的比例,设一等奖不少于2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2000元/人;二等奖4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不少于800元/人;三等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不少于300元/人,其中一等奖不超过参赛项目总数的5%、二等奖不超过参赛项目总数10%、三等奖不超过参赛项目总数20%。
(二)入围同学均可获得纪念礼品一份。根据参赛情况与作品质量,遵循宁缺毋滥原则,上述奖项的实际数目可能有微调,以最终评定结果为准。
六、联系方式
赛事QQ群:656680400(入群请务必实名)
组委会秘书处负责人:郑伟平,联系电话:0592-2182625。
报名链接如下所示